魏宫词 崔国辅 朝日照红妆,拟上铜雀台。 画眉犹未了,魏帝使人催。 崔国辅诗鉴赏 《魏宫词》是一首含意颇深的政治讽刺诗。它表面是谴责魏文帝宫中丑事,实则是借古讽今,影射、抨击唐玄宗霸占儿
2022-03-31 1001
新嫁娘词
唐代:王建
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。
未谙姑食性,先遣小姑尝。
赏析:
“新媳妇难当”——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。但也有些新媳妇在新嫁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,应付了难局,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,甚至富有诗趣。像王建这首诗所写的,就属于这一类。这也是唐代封建社会礼教控制相对放松,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。
“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。”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,新婚三天来到厨房,洗手亲自作羹汤。
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,俗称“过三朝”,依照习俗摇下厨房做菜。“三日”正见其为“新嫁娘”。“洗手”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他的劳动,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,力求做得洁净爽利。
“未谙姑食性,先遣小姑尝。”诗的后两句是说,不知婆婆什么口味,做好先让小姑品尝。
但是,婆婆喜欢什么口味的饭菜,对她来说尚属未知数。粗心的媳妇也许凭自己的口味,自以为做了一手好菜,实际上公婆吃起来却为之皱眉呢。而细心、聪慧的媳妇,考虑就深入一步,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,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,就能使婆婆满意。
这位聪明、细心,甚至带有点心机的新嫁娘,她想出了巧妙的一招——让小姑先尝尝羹汤。为什么要让小姑先偿,而不问她的丈夫呢?是因为厨房则是小姑经常出入的场所,羹汤做好以后,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,则非小姑不可。所以,从“三日入厨”,到“洗手”,到“先遣小姑尝”,不仅和人物身份,而且和具体的环境、场所,一 一紧紧相扣。清沈德潜评论说:“诗到真处,一字不可易。”
《新嫁娘词》所具有的'典型意义,固然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些,但是要直接就写这些入诗,则不免带有庸俗气。而在这首诗中,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,和小姑的天真,以及婆婆反将入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,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。像这样的诗,在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把握有诗意的题材方面,似乎能够给读者一些启示。
读这首诗,人们对新嫁娘的聪明和心机无疑是欣赏有加的,诗味也正在这里。新嫁娘所遵循的,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逻辑推理过程:一:长期共同生活,会有相近的食性;二、小姑是婆婆抚养大的食性当与婆婆一致;三、所以由小姑的食性推知婆婆的食性。但这样一个推理过程,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和诗结合。而在这首诗中,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和小姑的天真,以及婆婆反将入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,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。像这样的诗,来源于生活,并敏感的捕捉诗意的表现,它的成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。
相关文章
魏宫词 崔国辅 朝日照红妆,拟上铜雀台。 画眉犹未了,魏帝使人催。 崔国辅诗鉴赏 《魏宫词》是一首含意颇深的政治讽刺诗。它表面是谴责魏文帝宫中丑事,实则是借古讽今,影射、抨击唐玄宗霸占儿
2022-03-31 1001
【作品介绍】 《夕次蒲类津》是“初唐四杰”之一的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。此诗通过对征战生活与战地风光的描写,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与思乡情结。 【原文】夕次蒲类津 二庭归望断,万里客心愁。 山路
2022-03-31 1001
偶书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, 人间万事细如毛。 野夫怒见不平处, 磨损胸中万古刀。 刘叉诗鉴赏 这是一首诗风粗犷,立意奇警的抒怀诗。奇就奇在最后一句:“磨损胸中万古刀。” 这是一把
2022-03-31 1001
唐诗桃源行鉴赏1 渔舟逐水爱山春。 两岸桃花夹去(一作古)津。 坐看红树不知远。 行尽青溪不见人。 山口潜行始隈「阝奥」。 山开旷望旋平陆。 遥看一处攒云树。 近入千家散花竹。 樵客
2022-03-31 1001
《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》王维唐诗赏析, 【作品介绍】 《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》的作者是王维,被选入《全唐诗》的第128卷第55首。诗人既与友人恋恋不舍,又希望他能赶上桂花盛开的美景,表现了
2022-03-31 1001